喜报!湖北江夏实验室副主任金梅林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共选举产生7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江夏实验室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金梅林当选!

金梅林教授简介
多年来,金梅林教授一直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抗争,带领团队经历了2004年禽流感、2005年猪链球菌病疫情、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爆发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防控,造就了她勇于挑重担、坚忍不拔的精神、使命感及责任。2019年底,武汉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金梅林教授临危受命,担任湖北省新冠肺炎应急攻关专家组专家,带领团队与病毒“赛跑”,冒着生命危险两次深入华南海鲜市场对动物及相关环境进行监测。着手开展华南海鲜市场溯源、驯养野生动物排查、猪场疫情影响的排查、对家养宠物进行持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发现猫对新冠病毒易感,犬易感性次之;首次报道了新冠病毒可引发老年BALB/c鼠典型肺炎,同时建立了鼠新冠病毒适应株,可引起普通小鼠肺组织损伤并导致死亡,为药物及疫苗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模型。研发了适合动物排查的新冠核酸和免疫检测制剂,率先研制了可产生高效价的中和抗体的猫新冠病毒亚单位疫苗和灭活疫苗,为新冠病毒防控提供了技术储备;筛选出高效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小分子免疫激动剂,首次发现新冠病毒抗原可诱导奶牛血清和牛乳产生高效价中和抗体,为开发特异性预防及保健制品奠定了基础。并发明了一系列抗体检测技术与猫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等。相关研究于世界卫生组织在武汉溯源科研考察期间,在WHO与中国的国际联合调研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潜心动物流感病原学与致病机制、系列化诊断制剂盒和新型疫苗研究,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流感防控提供了理论、技术与产品支撑。率先将分子生物学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创建快速、现场“栏圈边”使用的诊断制剂盒16种。研制了国际上首个禽流感病毒乳胶凝集检测试剂盒,率先开发出商业化胶体金检测试纸条、通用型ELISA抗原检测试剂盒和猪流感H1亚型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相关产品列入国家禽流感一线防控计划。研制出我国首个猪流感H1N1亚型灭活疫苗,可对H1N1、H1N2和甲型H1N1流感提供有效保护,结束了我国无猪流感疫苗的历史。
提出解决多病原共感染的新策略,创制猪链球菌等细菌病新型疫苗,为控制细菌感染、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研制出首个猪链球菌三价灭活疫苗,在全国31个省市推广,市场占有率达44%,使用疫苗的区域均无群发性猪链球菌病流行,有效阻断病原向人传播。原创性发掘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通用保护功能蛋白,在国际上首创二联细菌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推进了动物细菌疫苗从传统向精准提升。研制出首个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二联灭活疫苗、猪链球菌弱毒疫苗。提出并实施免疫诊断与净化的策略,有效控制了猪痢疾流行。
积极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成果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授权等多种形式,自研成果转让59项/次,转让经费2.2亿元。成果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养殖业增效577亿元。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物生物制品创制、健康养殖、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防控技术体系,为我省畜牧养殖业完整的产业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湖北江夏实验室副主任,金梅林教授着眼实验室长远发展,坚持科技赋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准确把握科技前沿趋势,指导推进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实验室运营等工作,助推江夏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未来,江夏实验室将始终坚守“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人类)”的初心使命,聚焦生物安全领域,围绕我国生物安全前沿科学问题和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聚力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完善创新生态,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领域新高地。
金梅林(左三)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南湖新闻网)